荐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登录     注册
查看: 1867|回复: 0

[发表原创] 荐藏聊收藏:自然之韵——流通硬币的灵性所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1: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然之韵——流通硬币的灵性所在

       用金属制作而成的流通硬币,自造币厂出来的那时起,便因自身属性,必定要踏入流转的归途,经受自然环境和流通环节的影响,最终,大多数流通硬币走向磕碰、磨损、锈蚀的结局。然而,也有一些硬币,并未实质性进入流通,被较好地保存下来,虽然也会有氧化、雾化、色变的现象,但是,出厂原始状态的本色依旧,微微的岁月痕迹中透露着自然的韵味,彰显着独特的魅力。比如,下面的这枚1950年铸造的杰斐逊5美分硬币。

未标题-5.jpg

      虽历经七十余载,币面油膜趋于浓重、彩光变化,但仍保留未流通的原始状态,币面图案锐利、底板完整,几无氧化与磕碰,整体光泽明亮、油润柔和,色变过渡自然,尤其是币面上,金黄、紫红、翠绿三色相映,似万山红遍,如层林尽染。如此油画般的硬币,怎能不让人惊叹自然的神奇?然而,如果看到下面几枚杰斐逊5美分硬币时,不知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未标题-3-1.jpg

     其实,看完了图片,也就无需再赘述什么,因为,“美感”这个词似乎与图中4枚币无缘,与第一枚币更是有着天壤之别。由此,我们是否看到了原状态的自然是硬币的灵性所在?是硬币收藏价值及附加值的真实体现?如果以下面的两枚币为例,虽然品种相同,左边这枚是首年发行的,比右边的还早了12年,但是,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两选其一,您选择哪一枚呢?

未标题-8.jpg

      然而,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知毕竟是有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有道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于硬币的原状态,更是持有不同的观点,或者嗤之以鼻。尤其是分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硬币市场价值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高的评级分数,有的收藏者在送评之前,不惜放弃币的原状态,也要将币面擦拭一番,那样才觉得心满意足。于是,我们也就会在硬币上看到以下情形:

未标题-7.jpg

未标题-4.jpg

  图所显示:传世包浆变成了“大花脸”,原状态的币面留下了擦拭痕迹。对此,这些硬币的送评者肯定是不会介意的,否则,也就不会有这种情形的出现。同样,一些收藏者也未必在意硬币是否经过后期人为处理,分数在那里摆着,是不是原状态也就无所谓了。然而,擦拭造成的原包浆严重损伤、人为处理痕迹遗留的现状已成事实。这种经后期人工“雕琢”过的硬币,又怎能与本文的第一枚币相提并论呢?不过,事物总是辩证的。后期人为养护、人工包浆虽然破坏了一些硬币的原状态,但也加速了原状态流通硬币现有存量的消耗,让仍保持原状态的流通硬币更加弥足珍贵。

      本文的陈述,无意去改变他人的看法,更不想去改变他人的做法。只是依据事实,阐明除了分数之外,状态也是一枚好币的重要组成条件之一,荐藏评估之所以坚持“分数+状态”的评估(再评级)理念,只是强调:分数与状态的有机统一,能够使一枚好币的品相状态更优秀、更完美,倡导的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而不是以之蔽之。
电话:18553211590
姓名:荐藏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网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会员自己负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荐藏网

GMT+8, 2025-4-4 20:11 , Processed in 0.0241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