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细节表象特征三因素
硬币币面上的细节表象特征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源于材质、工艺、环境三个因素。
材质指的是铸币所用的金属材料。流通硬币通常采用的是铜锌合金、铜镍合金、铝镁合金、纯铜、镍、钢等金属,而贵金属币多采用黄金、纯银,另外,也有少量的铂金、钯金。但是,无论出于怎样的设计理念、使用目的和成本考量,无论采用何种工艺,每一种金属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表象也是各具特征的。比如在氧化的情况下,黄金生红锈、纯银生黑锈、黄铜生绿锈、铝镁合金生白锈,铜镍合金、钢的锈斑则多呈深褐色或者是黑色,而这一些都是由金属的自然属性造成的,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除去后期环境因素,硬币材质的可塑性及抗腐蚀性、抗耐磨性,也都与硬币的后期表象特征有直接关系。比如,为了增强硬币的抗腐蚀性,便有了铜镍合金硬币的产生,甚至直接采用纯镍铸造,从而既增加了硬币使用周期,又提升了硬币外观状态的优良率。
工艺是指铸币时采用的加工方式,如普制工艺、精制两种。同时,像鎏金工艺、彩绘工艺、镶嵌工艺等等,也被经常采用,以更好地提升硬币的外观状态和精美度。精制工艺、普制工艺生产出来的硬币,外观状态的差异是肉眼可见、非常明显的。最为直接的结果是:精制币底板平整、图案锐利、品相状态完整度高、视觉效果突出,评级得高分率高。而普制币自然磕碰划痕现象较为严重,底板平整度无法与精制币相比,少有镜面效果,可视性弱,评级得高分率低。还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在普制工艺中,会有因模具新旧程度不同导致硬币外观状态不同的现象,也就是常说的早期币(初铸币)、中期币、后期币。当然,也有像直角老西藏这种具有普制工艺特色,但币面品相状态优于其他普制老西藏的个例情况出现。另外,随着铸币工艺的提高,普制工艺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硬币趋于精制化,整体品相状态得到了较大提升,评级获得高分的概率大大增加。比如近期发行的京剧生角、旦角纪念币,镜面效果非常明显,评级给予PL后缀是大概率的事。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工艺水平是决定硬币品相状优劣的重要因素。
环境指的是人为因素。生产环境、包装环境、存储环境、流通环境乃至评级环境等等,每一个环境都有人为因素的存在,而且,人为因素的存在,给硬币品相状态带来的多是破坏性的。比如生产环境中的摩擦磕碰,包装环境中的赤手触碰,存储环境中的潮湿氧化,流通环境的随性毁损,评级环境中的擦洗炮制。如果说,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磕碰划痕属于“天灾”,那么,人为处理、刻意改变币面状态则是“人祸”。而且,一些“人祸”的结局便是给硬币外观状态造成了无法逆转的毁损,硬币的美观度和收藏价值大打折扣。更为重要的是:当下,为了获取高分而不惜采用一切手段改变币面原有状态的行为,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或者一种“时尚”。据不完全统计,在送评荐藏评估的所有评级币当中,有23%的硬币都或多或少的留有养护痕迹,或者是人工炮制的非自然彩、非自然包浆。而这种人为因素较为复杂、币面表象特征较为繁多的状况,无疑给收藏者的选择增加了难度。
有人说:硬币无绝品。这句话好像说的有点绝对,但想一下也觉得有一定道理,因为,每一枚硬币从生产到评级装盒,都无法完全摆脱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现实中,我们也似乎可以找到一些依据。比如普制长城币、早期普制纪念币,裸币评级量很大,但至今也尚未见到满分70分的评级币。对于这种现实情况,收藏者还是非常理解的,只是对币面已有细节影响硬币品质程度和收藏价值的认知有所不同而已。 |